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中学思政教育新课标,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教学技能,3月5日下午西安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成功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此次活动邀请西安市第六中学副校长张晓玉、西安市第五十二中副校长程雪慧和高新十小副校长王娜担任评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申晓玲主持。
选手们各展风采。有的以生动的案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力量;有的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角度出发,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还有的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他们用青春的声音,传递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比赛结束之后,三位专家评委长对此次比赛进行点评和总结。张晓玉校长提到将青春融入实践,以青春诠释信仰。此次大学生将思政课活动展示亮点纷呈,彰显了青春的担当。内容涵盖面广,从文化自信到党史故事,更加贴近时代脉搏,案例分析十分到位,理论联系实际,彰显了青年的创新之力;程雪慧校长指出,未经磨砺的灵魂没有深度,没有风暴的海洋是为池塘。青年一代必须淬炼自身做一个有层次、有深度、有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思政育人,文史先行。不断成为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她希望大家深耕理论,扎根实践,用青春的理论落实信仰,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引路灯;王娜校长指出,我们必须删繁就简,增强互动性,需要注重温度、深度和广度。讲演结合,思辨统一,新旧兼顾,深浅适宜。选题需要紧扣社会的热点,突出思政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结合此次活动基本情况,三位专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技能的提升,加大教师教育类教学实训课程,可邀请中学教师担任此种课程教师,从而实现和中学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机衔接。
经过激烈角逐,活动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同学们在讲思政课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思政理论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评委老师们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讲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感染力,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未来,学院将立足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方向,继续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学、终身用”的课程。也期待更多的同学能够走上思政课讲台,用青春之音,传递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