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 正文
就业快车||关于三方协议的关键问题,解答来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01   点击数:

又到一年毕业季,即将告别校园踏入职场的你是否对“三方协议”充满疑惑?签了“三方协议”会影响考公考编吗?违约金究竟如何计算?“企业毁约,又该怎么办?”“签三方协议应该注意哪些细节?”“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有哪些区别?”今天就来详细聊聊这些问题。

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共同签订,是明确三方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对签约的三方均具有约束力,主要解决毕业生档案、户口迁移等就业手续问题。

三方协议,一方面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另一方面保障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权,学校作为第三方发挥监督作用。依法订立的三方就业协议,受法律保护,除法定事由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

签约时,要关注哪些细节?

(一)信息核对要仔细

要核对企业资质,确认用人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查询企业是否具备接收档案的资格(如国企、事业单位可直接接收,私企需通过人才中心)。如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不一致,协议无效;

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要简写;

可将口头承诺的薪资、住房补贴、社保等福利写入备注,避免入职后“翻车”,例:“试用期薪资不低于XX元”“提供XX市落户指标”等;

电子协议需下载存档,纸质协议需保存第三联(个人留存联);

(二)试用期“陷阱”要警惕

一般企业的试用期通常在1-3个月,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而国家机关、高校等单位多采用见习期,一般为1年。

特别注意,从试用期开始的1个月内,单位必须和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涉嫌违法。

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限,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三)违约金条款要明确

违约金可不是想定多少就定多少!通常情况下,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而且,不能只约定毕业生违约要担责,也要明确用人单位违反三方协议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这样才公平。

(四)备注栏不要随意留白

三方协议虽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可将薪资、福利、休假等口头约定写入备注栏,作为后续权益保障的书面依据。

签了“三方协议”会影响考公考编吗?

签订三方协议本身不影响考公考编,但需确保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妥善处理档案,并注意协议中的违约条款。报考时需结合招录公告的应届生认定标准,如实申报就业状态,避免因操作失误或隐瞒信息导致资格问题。

签了三方协议,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三方协议仅作为就业意向凭证,不构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才是正式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入职后1个月内,单位必须和你签订劳动合同。要是单位拖着不签,可以主张双倍工资赔偿,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签约后,可以解约吗?

用人单位解约:协议一旦签订,用人单位不得擅自解除。一旦拒收毕业生,应按违约处理,需要缴纳违约金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经济补偿。

毕业生解约:同理,毕业生解约也要付相应的违约责任。一些企业会在三方协议明确违约金(通常不高于5000元),若是应届生违约应向企业支付违约金。

当然,双方要不要赔付还要看具体签订的协议内容。

另外,一旦解约后需再次签约需要提供原签约单的书面退涵等材料,才能找到院校换取新的三方就业协议。所以,应届生在签订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并权衡利弊想好到底要不要签(很多院校为电子三方,也是需要先毁约才可以签订新的)。

签约后还需注意什么?

三方协议是“就业意向”,劳动合同才是正式劳动关系。档案跟人走,入职后及时确认档案去向;户口迁移需谨慎,一线城市集体户离职后可能被要求迁出。

试用期权益: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试用期≤1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1-3年,试用期≤2个月;

劳动合同≥3年或无固定期限,试用期≤6个月。

若遇到企业毁约、拖欠薪资等问题怎么办?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协议文本、沟通记录、工资流水等。然后,你可以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求助,如果争议金额较大,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就业信息分享

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

招聘岗位:高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政治、地理等学科教师各二名。

学历及要求:

1.身体健康,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诚实可信,服从学校安排,具有团队精神。

2.具有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相一致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高中教师资格证。具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教育教学业绩优异,教学能力突出,能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学经验丰富者可考虑全日制本科学历。

3.各级各类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先。

报名时间:近期

报名方式:将个人电子简历(word格式,含个人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荣誉情况、家庭状况和联系方式等)发送至邮箱:674100634@qq.com.

电话联系:15339231521阎老师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QS7FvVhvyNjM_Covnerpg

西安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

招聘岗位: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道法、历史、地理学科教师若干名;

高中:语文、英语、物理、政治、地理学科教师若干名。

学历及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师德修养高,业务能力强。

2.身心健康,认同学校办学理念;普通话标准,具有与所应聘学科一致的教师资格证;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突出。

3.具备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满足相关岗位任职资格,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与专业发展潜力。

4.3年以上教龄、40岁以下优秀在职教师,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报名方式: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填写《教师招聘信息登记表》,并上传个人简历、学历证书、教资证书、职称证书、获奖证书等材料(每个附件大小不超过2M,限最多6个)。

薪酬待遇:本次招聘为聘用制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待遇按照学校工资标准执行,并按规定办理相关社保。

联系方式: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长乐坊77号

电话:(029)83237905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OX9ZD06UajNysnErAGLbw

西安市经开第二中学

招聘岗位:语文教师2名(初、高中各1名)

英语教师2名(初、高中各1名)

物理教师4名(初、高中各2名)

政治教师2名(初、高中各1名)

初中体育教师2名

初中历史教师1名

学历及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

3.年龄为40周岁以下(1985年5月以后出生)。

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学科教师资格证。

5.特级教师、国家及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取。

报名方式:

1.应聘老师请将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获奖证书等复印件,工作简历(贴近期免冠照)等资料装订成册;

2.应聘者可将以上电子资料发至邮箱:496386161@qq.com或微信17792077272(请注明“应聘科目+姓名”)

报名时间(5月29日—6月13日)

联系电话:17792077272

邮寄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泾环南路8号西安市经开第二中学教务处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yvM_wVP150MK_AJYk7_MA

西安市高陵区创想初级中学

招聘岗位:初中教师:道德与法治学科2人、历史学科2人、物理学科2人、美术学科1人、信息技术学科2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1人。

学历及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持续创新能力。

2.应届生:本科及以上学历,本科生需1年以上本学科实习经验,研究生需有相关教育教学经验;具有以上各学科相关专业毕业证和学位证;具有相应学段及以上学科教师资格证书。

3.在职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年龄为35周岁及以下(1990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获评省、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称号或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称号的,年龄可放宽。

4.应聘教师岗位者,须取得相应学段及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持在有效期内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笔试合格成绩(即“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NTCE成绩”,初中、高中教师资格为三科笔试成绩)报名应聘。严格“持证上岗”,所有拟录用人员在办理录用手续前须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薪资待遇:

1.薪酬待遇发放参照西安经开第一学校薪酬发放体系执行。

2.搭建学习平台、提供专业培训和成长的机会,积极为教师职称评审及晋升提供保障。

3.提供教师公寓。

报名方式:

1.采取网络报名、线上审核同步的方式进行。

2.报名时间截止日期:2025年6月3日。

3.应聘人员限报一个岗位。

4.资料投递应聘教师岗位者扫码下载附件。

具体要求如下:

①请将以上材料电子版发至邮箱:2512361796@qq.com以附件方式发送,附件命名为:初中+姓名+应聘岗位(学科)+教龄;

②邮件主题请注明:初中+姓名+应聘岗位(学科)+教龄;

③联系方式:029—86919821。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fwbuFaVSK9uPD7oD6x0Bg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